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先锋人物 > 正文

薛瑞锁:身兼多职献余热

2023-11-30 17:45:06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李彦良

从阳泉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厅级位置上退休十多年的薛瑞锁,2011年“七一”时仍然获得市委授予的“阳泉市百名功勋党员称号”。这足见他对阳泉教育的贡献之大,也说明他不仅是在任上时领导和左右着阳泉的教育大势,退休后的他仍然对阳泉的教育事业有着巨大影响力。薛瑞锁曾在市教育局长任上一干就是15年,他带领全市教育工作者从办学体制到管理体制,从校长和教师队伍培训,以及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硬是把处在全省最后的阳泉教育搞成全省第一。随着年龄的增大,主任、局长和书记等官衔虽然随着他的退休淡化了,可至今还在阳泉市以至山西省的教育界享有盛名。

坎坷求学路 拳拳教育心

兵荒马乱的1939年,薛瑞锁生于山西省稷山县蔡村乡柴村一个十分贫穷的农民家庭。其幼年丧父,寡母艰难,哥哥辍学在家务农,小时候在家连糠和树叶蒸的窝头都吃不饱,经常饿得哭,9岁上小学买不起课本,哥哥跟别人孩子的书抄一课他念一课。在亲戚帮助下,哥哥结婚后,嫂子反对他念书,哥哥又拗不过嫂子(客观上家里确实很穷),可小瑞锁人穷志高,他发奋读书,童年就开始了勤工助学。1952年1月初小毕业,去县城上高小上不起,他只得辍学在家跟哥哥下地劳动。1953年秋距离柴村5公里远的一个大村镇新成立一所完小(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五六年级)招生,他知道后告诉家里说去考一下,就算是玩耍,考完照常回家下地劳动,不料他的考试成绩非常好。完小领导听说薛瑞锁只是考考,家里穷上不起学,校长和班主任专程到柴村去找他,答应他上两年完小,仅仅每月吃多少面(白面、玉茭面)交给食堂就行,其余费用全免。就这样,在亲戚的支持下他上了两年完小,期间,所有大考小考第一名他全包揽。1955年完小毕业,继续上中学要去县城考,他觉得哥嫂更不会支持,班主任和校长动员他,学校统一组织去县城考试不用自己花钱,考不上想上也上不成,考上了能否去上再说。于是,他去县城参加了中学招生考试,考完试又回家下地干活。中考他又考上了。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还是因为家里穷,哥嫂不支持不能报到上学。后来县中学派老师去家里动员,答应给他最高助学金(每月除交伙食费还能富余几块钱)。在小时候同学的帮助下,他才去县城报到上了中学(稷山中学)。初中毕业后,他想报考新绛县(距离稷山县城50里)简易师范,师范吃饭不花钱,只上一年毕业后就可当小学老师。师范学校答应给他增加助学金,另外遇到困难学校还可以临时救济,就这样,保送他又上了高中部(简易师范)。高中二年级时,他因病在稷山县人民医院做过一次手术就是学校以救济款名义结算的。因为家里穷,从完小到中学,他与同学伙盖过被子过冬,借穿过同学的衣服御寒。从初中到高中6年寒暑假不回家,勤工俭学,打工挣钱,暑假学校油漆门窗、平整校院或维修、建校舍,他当小工担水和泥每天挣9毛或1块钱,若假期学校没活干就到校外各厂矿临时找活干挣点工钱,弥补学习和生活费用不足。中学6年家里不仅没给1分钱,哥嫂还多次到学校要他退学去机械厂当工人给家里挣钱。初中时一年暑假,他没回家给学校修建校舍担水和泥当小工,哥哥一个人到县中学给他办退学手续(没办成),随后带他去工地,在工地他只是一直哭不说话,后来哥哥也哭了。上高中时,嫂子和哥哥一块儿去学校以强硬手段说是给他找下对象订了亲,准备财礼钱必须退学打工挣钱(运城地区农村过去有给孩子五六岁就订娃娃亲的习俗)。他哭着对哥嫂说:你们和人家退了亲吧,我现在想念书,将来就是打光棍也不怨你们。他硬是这样坚持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学校保送他上大学政治系,但他热爱自然科学,自己考入了综合大学老山大(不是现在的山西大学)无线电电子专业。大学5年,除了享受最高助学金(每月19元,伙食费交15元),寒暑假仍然不回家,打工挣钱。上大学时,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他饿的浮肿,并落下浅表性胃炎、胃下垂……他就是这样省吃俭用,靠国家给他的助学金和困难救济,边打工挣钱,边坚持上学,忍饥挨饿,艰苦求学,在党组织和老师同学们的帮扶下,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他们村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他在上完小时就加入了共青团,上高中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学生入党的就他一人),一直是最优秀的学生。

1965年他从老山大无线电电子专业毕业分配到阳泉市,当时阳泉中学教师很缺,市教育局让他改行从事教育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市里的安排。尽管他学的是无线电电子专业,但其不寻常的成长经历,使他对教育的重要作用领悟得比别人更加深刻,对教育事业的钟爱让他舍弃了大学所学的无线电电子专业,坚定了他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在任中学校长期间,科技人员归队,市委组织部曾3次调他到电子系统工作,市电子局长也多次找他想调他回电子局工作(当时电子局没有学电子专业的大学生),他也很想去电子局工作,但又觉得自己是共产党员,应该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在任市教委主任期间,山西省教育厅曾先后两次调他去大学(阳泉煤专和雁北师院)任校长,阳泉市委领导向省教育厅考察组表态:薛瑞锁是阳泉一面旗,他下一步的工作阳泉市委有安排。第三次调他去省教育厅任分管普教的副厅长也没调成。对省厅的几次调任他自己也没有积极争取。市委书记和市长曾找他谈过,准备让他担任分管文教的副市长,他未接受,因为当时的文教副市长是比他迟一年的大学同学,据说后来市委曾几次准备提拔他到市委市政府担任其他要职,他都未主动争取。1996年,省教育厅长来阳泉跟市委书记、市长商定向省委报批薛瑞锁兼任阳泉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厅级),不脱离市教育局。总之,-次又一次的升迁机会都没有动摇他不离不弃教育事业的决心,真是难能可贵,进而也成就了他辉煌教育的人生!

薛瑞锁历任阳泉市郊区一中、二中等学校教师、校长,阳泉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兼党组书记,市教委主任兼党委书记,阳泉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山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阳泉市教育学会会长等职。任职期间,曾当选阳泉市城区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阳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阳泉市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共阳泉市第六届、第七届市委委员,中共山西省第六次、第七次党代会代表等。他在郊区杨家庄中学任校长期间,因工作成绩突出(杨家庄中学每年都被市教育局评为全市唯一一所红旗学校),1975年他曾代表阳泉市参加文革后笫一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受到时任教育部部长周荣鑫的接见。他曾被国家三部委表彰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及奖金,1997年被山西省政府表彰为“实施义务教育先进个人”。其事迹《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曾大幅报道。他与同行合著的《中学物理实验与设计》、《中小学青年教师学》和《家教精典》等书,分别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他主编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学》,由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他撰写的《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城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尝试》、《浅谈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切实搞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对中学“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研究》等十余篇论文,先后在《中国教育报》、《山西教育报》、《教学与管理》等报刊上发表。2008年,受阳泉市委委托,他在《山西改革发展30年阳泉卷》上发表《领略教育改革的风景》,回忆了阳泉市教育改革发展的精彩历程,受到广泛好评。真可谓寒门养育硬汉,忧患磨砺栋梁,是苦难成就了薛瑞锁艰苦朴素和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是党的关怀像雨后甘霖养育了他这棵干涸的幼苗,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党工作着。

肩挑多重担 退休不得闲

1998年退居二线,2000年正式退休后的薛瑞锁,至今仍然活跃在教育战线上,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还担任着山西省政府督学、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山西省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阳泉市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阳泉市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协会教育分会顾问、阳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阳泉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阳泉市网协常务副主席、中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阳泉市现代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校长、中日教育交流中心阳泉分中心主任、北大学园山西部主任、北京友谊龙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经理等社会职务。

薛瑞锁作为省政府督学,在退休后的10多年里,每年都参加省政府督导室组织的省督学有关活动,至少到各地市搞一两次督导检查工作,几乎跑遍了全省各地,包括高考巡视、验收两基、考察教育先进县、复查两基、检查危房改造工程、检查高中新课改贯彻情况等,每次他都担任组长并带领全组成员圆满完成任务。凡省教育学会、省民办教育协会召开年会、工作例会和换届会,或者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召开课题审定会,薛瑞锁都去参加。繁忙当中,他特别关心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多次到有关民办教育单位调研,把民办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直接向省里反映,并且建议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在职时,薛瑞锁有幸参加过市委、省教育厅、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友好城市访问团和教育考察团先后去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及港澳地区进行教育考察,并多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参加有关教育工作的学术会议,所获得的教育理念和改革信息对促进阳泉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0年,薛瑞锁作为省委组织部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巡视组组长,先后进驻长治市沁源县和临汾市古县搞了两批三讲教育活动,每一批3个多月。期间,他带领全组同志从政策法规和国计民生等方面考虑,处理了许多深受老百姓和领导欢迎的重大问题,尤其是第二批他搞的县是省委领导唯一的联系点,要求创造经验,给全省做榜样,省委领导经常由当地市委书记和分管书记陪同去视察,他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省市县领导和群众都很满意。到现在那两个县有什么大的活动还请他去参加。2001年、2002年薛瑞锁作为市委督查组长,带领由各单位抽调组成的全组人员,先后到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郊区和平定,搞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地贯彻市委工作意图,使得有关领导和下属群众都很满意。在郊区学教活动后期,一些较差班子的生活会,区委都请薛瑞锁去参加、讲话和做工作指导。当时有一个局的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可谓一盘散沙,其中一个副局长不是不上班,就是上了班也是打扑克、下象棋,闹情绪,另一个副局长也满腹牢骚,书记在外县区干了20多年没被提职,快退休了被提拔为局支部书记,工作情绪不高。局长辛辛苦苦,事无巨细,什么工作都自己干,甚至连星期天都不休息,却不知道如何关心和调动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薛瑞锁在生活会上听了他们的发言,掌握了每个成员的思想状况后,首先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讲了班子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接着找出每个人的一些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严肃、中肯地对每个成员的缺点提出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会议效果很好。会后那个情绪最大、不干工作的副局长对其他人说:“咱从来也没有听过这么高水平的领导讲话,人家把话都说到咱心里头去了,让人心悦诚服。以后都按老薛说的那样做,还有干不好的工作?”事隔多年后,那个局的另一个副局长被提拔到别的单位当主要领导了,还想请薛瑞锁去给他们现在的班子讲一讲。2005年前半年薛瑞锁又作为市委督查组组长,负责城区、矿区、开发区搞了半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市委交给的任务。退休后的薛瑞锁无数次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担任组长对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班子进行年度考核,检查各部门和县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还担任市委招聘干部和选拔公务员的面试评委,做提拔干部前的考察和调研,有时这些工作和其它工作还要交叉进行,简直比在职时还忙,似乎成了市委组织部的编外人员。不过再忙,工作起来他总是一丝不苟,圆满完成任务,深得领导和群众好评。

情系桑梓地 关心下一代

近年来,薛瑞锁特别热衷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在省市关工委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每年年初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会他都要参与,拟订和下发当年工作计划,年中多次下乡到基层做调研,年底进行总结。通过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关工委发动全市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同志,在青兰工程(培训青年教师)、传统教育、家长学校、网吧监督、中华魂读书活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以及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教育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其中,培养了不少先进典型,如市直学校的青兰工程、城区的读书活动和残障儿童教育、矿区的读书演讲和留守儿童教育、郊区的革命传统教育、平定的家长学校、盂县的老教师活动中心等都搞得有声有色,受到省市的关注和表扬。2011年9月,薛瑞锁还组织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主任去东北三省五市考察关工委工作,2012年2月又组织市县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主任参加了省关工委组织的考察团去台湾考察,让大家感到受益匪浅。这一切都使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对全市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参谋、助手、桥梁、纽带的作用。由于成绩突出,2012年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和薛瑞锁本人分别被评为山西省关工委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薛瑞锁家乡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是远古时期教民稼穑的华夏农耕始祖后稷的故乡。他虽然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但他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出生地。在他主政阳泉教育工作领先于全省之后,他念念不忘帮助故乡的教育事业,曾多次接待故乡的教育考察团。在招商引资中,他曾帮助为稷山县引进了一个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较大项目,并获得省政府扶持资金1200万元。最让人对薛瑞锁钦佩和感动的是,他虽然退休在他的第二故乡阳泉市,但还是不忘生他养他的桑梓地,带头将自己一贯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拿出3万多元捐献给了老家蔡村乡柴村新建小学。而为鼓励后代重教读书,用其中的一部分以他的个人名义在校园内修筑了一座5米多高,4米见方的“育才苑纪念厅”,厅顶琉璃彩瓦覆盖,正中举嵌珠冠,四角飞檐,檐下彩绘堆云,柱间垂花,古色古香。厅内竖有花岗岩石碑,碑的正面雕刻着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图”,并配刻“删述六经 垂宪万世 德侔天地 道观古今”赞语。碑的左面和右面分别刻有毛泽东的“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和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背面落款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阳泉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原阳泉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阳泉市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薛瑞锁敬制”。四向石柱上的对联都由他本人编拟,分别是:润物无声提高民族素质 凌云有志培育创新人才;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锤炼品德意志增长智识本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人一走进“育才苑”,就体悟到他作为故乡前贤,倡导尊师重教,激励晚辈读书成才的盈盈厚望。两年后他又为老家柴村新建“戏台”捐款5000元。

薛瑞锁从参加工作至今快半个世纪了,他觉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他,培育了他。他说自己是党和国家培养的,一辈子的工作能够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是该知足和值得欣慰的。他把能够在有生之年尽量多给社会做些贡献看作是最大的幸福。

真可谓:稷山寒门栋梁才,爱乡报国情满怀。秋高七旬仍有梦,奉献何惧兼职多?

(此文系2012年重阳节阳泉市委老龄人才资源协会系列报导材料之一,并发表于2013年《阳泉教育》第一期和2014年阳泉市文联编辑出版的《落叶红》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