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内蒙古土右旗紧紧围绕“民生保障更可持续”的核心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资金保障、监管效能、服务供给三方面精准发力,努力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具厚度、更可持续。
教育筑基:精准投入托起未来希望
教育是民生之基。土右旗坚持教育优先,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聚焦基础设施短板,分步推进校舍维修、功能教室升级、活动场地建设,更新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源,为师生打造安全、适用的教学环境。同时,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全学段资助体系,通过动态监测和精准识别,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医疗守护:强基增效筑牢健康防线
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实惠是重要目标。土右旗持续加大投入,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能力提升,按需配置急需诊疗设备。依托旗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旗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专家驻点、远程诊疗、人才培养等方式,有效提升基层首诊水平。同时,深化医药领域改革,积极落实国家药品耗材集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协同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负担。在财政资金的强力支撑下。同时,保障了医共体内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机制顺畅运行,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社保就业:兜牢底线拓宽增收门路
保基本、兜底线、促就业,土右旗多措并举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紧盯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受灾群众等重点群体,确保养老金、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灾害救助等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并严格落实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就业方面,强化与人社、农牧、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联动,大力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搭建就业平台,精准落实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规范管理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同时鼓励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和灵活就业,千方百计拓宽群众稳定可持续的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强基兴业赋能乡村蝶变
推动优质民生资源向乡村倾斜,助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土右旗着力强基固本,统筹推进乡村道路硬化修复、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升级改造及防洪排涝设施完善等工程,优先保障受灾地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兴业富民,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延链。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确保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稳定增收。
长效保障:固本培元增进民生福祉
展望未来,土右旗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领域,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探索可持续、可推广的民生保障新机制。强化全流程、穿透式资金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精准用在民生急需处。以更加稳健可持续的财政运行,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持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全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土右旗融媒体中心 王海霞)
责任编辑:张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