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丽超)“七夕”星河渐明,浪漫氛围浸润北周庄。2025年8月25日,山西省山阴县北周庄镇第三届“七夕”民俗文化周在党建广场盛大启幕。这场以“浪漫七夕 魅力周庄”为主题的文化盛宴,深度融合传统“七夕”文化与地方民俗特色,为期七天的系列活动,将为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打造一场集浪漫氛围、非遗体验、特色市集于一体的文旅盛会。活动旨在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
一、文化赋能:千年“七夕”焕新生
本届文化周以“七夕”文化为纽带,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活动现场精心设置多个特色区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晋剧演出专场:精选晋剧经典剧目,由知名晋剧剧团演绎。演出坚守晋剧“唱、念、做、打”传统范式,保留醇厚唱腔与水袖、翎子功等细腻表演,同时搭配现代舞台光影与音效,让观众在经典剧目中沉浸式感受晋地传统戏曲的厚重魅力。
民俗表演舞台:聚焦地方民俗特色,创新编排多元节目——既有歌颂乡土风情的民歌联唱,又有融入本地生活元素的民间舞蹈,更邀请民间艺人带来诙谐生动的二人台表演,还设置群众参与度高的广场舞展演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演出形式,展现乡村文化活力,让观众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
特色市集:打造集美食与游乐为一体的热闹场景,一方面汇聚本地特色小吃,从软糯香甜的黄米凉糕、咸香入味的卤味拼盘,到现做现卖的手工凉粉,让游客一站式品尝乡村风味;另一方面设置小型游乐场,涵盖旋转木马、套圈、投壶、海盗船等趣味项目,兼顾亲子互动与大众娱乐,为市集增添欢乐氛围,满足不同群体的体验需求。
“我们希望借助文化周,让‘七夕’不仅是象征爱情的传统节日,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重要桥梁。”北周庄镇党委书记张龙表示,通过民俗表演中的互动设计,能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感,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二、文旅融合:从“一日游”到“全时经济”
本届文化周打破传统活动边界,以“文化+体验”为核心,聚焦县城居民与本地村民的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让大家深度感受北周庄的文化活力与生活韵味。
白天,党建广场周边特设“乡村美食区”,组织本地村民摊主现场制作特色吃食——用自产杂粮蒸制的黄米凉糕、以农家土法卤制的猪头肉、现烙现卖的杂粮饼等,食材取自本地田畴,做法延续传统手艺,乡邻们既能品尝地道风味,又能在热气腾腾的美食摊前感受乡村生活的烟火气。夜间,广场周边灯光温馨亮起,民间艺人轮番登台,演唱晋北小调、地方秧歌;同步开放夜市,烧烤摊滋滋冒香,烤串等烟火美食引得乡邻驻足,大家边吃边聊、伴着欢声笑语话家常,形成“一边看表演、一边享清闲”的全天候体验,让文化周成为邻里相聚、共享欢乐的热闹平台。
据初步估算,活动期间预计接待县城及本地村民近上万人次,不仅带动周边小卖部、粮油店的日常消费增长,更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近家乡文化,让文化活动真正扎根本地、惠及乡邻。
三、发展答卷:乡村振兴的“周庄实践”
“七夕”民俗文化周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更是北周庄镇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活动现场通过图文展板、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全镇在煤电产业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化建设、商贸物流体系化推进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今年的文化周活动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外界充分看到北周庄镇蓬勃的发展活力。”张龙书记透露,文化周期间还将举办乡村振兴座谈,邀请农民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乡村产业升级的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北周庄镇乡村振兴事业出谋划策。
随着“七夕”佳节的临近,北周庄镇正以文化为画笔,精心描绘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浓、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这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必将为北周庄镇的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迈向新台阶。
责任编辑:刘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