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他们走街串巷、连接千家万户,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更是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去年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全域开展暖“新”行动,服务贴“新”、以心聚“新”、赋能助“新”,聚焦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便利、权益保障、城市融入等方面的所需所盼,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友好场景,让新就业群体和城市“双向奔赴”,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服务贴“新”,传递温暖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
在迎恩社区的“暖新驿站”,来自四川南充的骑手伏聪,正坐在按摩椅上休息。“夏天,衣服被汗水打湿又吹干,想找个阴凉处歇会很难;冬天,手冻得车把都握不住,想喝口热水得绕到几公里外的站点。现在好了,驿站设在商圈,就在跑单的路上,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手机能充电,方便多了。”
迎恩社区的“暖新驿站”是岳林街道打造的首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地处万达广场,占地面积112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作为“专职管家”负责接待服务与需求排摸。驿站内,桌椅摆放有序,墙上清晰标注wifi密码;柜子里常备感冒药、创口贴、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品;阅读区书架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多功能插座随处可见,方便随时充电;茶叶蛋、绿豆粥、饼干面包、桂圆、红枣等零食点心足量供应;冷热饮水机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齐备的温馨空间,细致周到地满足休憩、饮水、用餐、充电、如厕等多元需求,真正实现“一站到位”的暖心服务。
“我们街道常住人口约10.2万,辖区内有惠政老街、金钟广场、万达广场、宝龙广场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新就业群体集聚活跃。”岳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何帮助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岳林街道统筹相关阵地资源,在迎恩、上林等社区建设“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10+X”暖心服务。以党建为引领,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暖“新”清单,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型街道,使每一位为城市奔波的劳动者,都能在需要时找到歇脚的港湾、感受到家的温暖。
打拼无顾虑、发展有奔头、融入有渠道,让更多基本公共服务惠及新就业群体,这不仅是岳林街道“暖新驿站”的建设初衷,更是推进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的目标。
以心聚“新”,融新共治激发新就业群体的认同感
一次送餐途中,外卖小哥周彬礼发现某居民楼道里存在电瓶车违规充电现象。他拿起手机拍下照片,与定位一起转发至骑手志愿服务微信群。收到信息的社区应急小组工作人员在1分钟内做出响应,5分钟之内完成上报,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赶赴现场,隐患得以即时处理。
这一高效的处置流程,得益于岳林街道的积极引导与体系设计。街道立足中心城区特点,把握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情的职业优势,主动搭建参与平台,借助“暖新驿站”开展骑手安全常态化培训,依托美团站点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探索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治理的多元渠道。今年3月,迎恩社区聘任骑手组建“平安探照头”队伍,推出“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通过“随手拍”发现社区治理盲区,累计排查消防通道堵塞、窨井盖缺失等安全隐患360余处;同时,成立“爱心助老团”,号召骑手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等志愿服务。截止目前,已有200余名骑手加入志愿者队伍。
“破损的窨井盖、倒伏的护栏,都直接关系到骑手的安全,花几秒钟时间参与‘随手拍’也是在帮我们自己。”周彬礼坦言。这几年新就业群体备受关注,街道和社区给骑手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他希望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
当流动探头盯隐患,做食品安全哨兵守后厨,化身助老专员传温情……新就业群体有新作为,他们融入社区治理,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上报隐患、协助关爱特殊群体,已成为社区共建共治中不可或缺的新力量。
赋能助“新”,多方合力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
除了生活关怀与治理参与,岳林街道更着眼于新就业群体的长远发展。通过阵地升级、机制创新与服务加码,一套系统化的暖“新”赋能体系逐渐成形,为他们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暖新驿站”基础上,街道联合社区排摸骑手需求,推动服务从“基础保障”向“成长赋能”升级。每月28日的“蜂鸣早餐会”上,社区干部、共建单位与骑手代表围桌共话,沟通急难愁盼问题;每月17号,“志缘17公益活动”准时开启,健康义诊、政策咨询等志愿服务如约而至;针对新就业群体子女看护难题,整合13家培训机构资源,推出“童新同行”项目,免费提供美术、舞蹈等课程与爱心托管服务;每逢节假日,“骑手节”等特色活动接连登场,头盔、手套等防护用品传递着城市的牵挂。
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街道着力构建“培训+激励+发展”长效机制。“新蜂共育课堂”不仅将应急救护、交通安全列为必修课程,还开放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前沿选修课程。截至目前,仅迎恩社区便有16名骑手通过培训实现技能提升,其中1人成功加入社区“巧手”共富工坊,拓展了职业发展新路径。社区还配套实施“治理积分—服务兑换”机制,将骑手参与社会治理的志愿服务时长、问题反馈数量转化为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质和健康体检服务等。每季度开展“骑士先锋”评选,为表现优异者授予荣誉,并纳入社区人才库,形成“服务—成长—反哺”的良性循环。
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岳林街道基层治理实现多维度提升。以迎恩社区为例,问题发现量同比增长140%,安全隐患平均处置时间缩短60%。同时,公共区域堆物、车辆停放混乱等29项社区治理痛点得到有效解决,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
从“新”出发,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正从城市的匆匆过客,转变为社区的邻里家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也在这里安放身心;他们是城市运行的齿轮,更是治理共同体的主角。岳林街道的暖“新”之路,不仅为新就业群体点亮了前行之光,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文温度与治理活力。